太奇教育,管理类硕士培训机构!
只要太阳还在升起,我就必能创造奇迹!
免费电话
当前位置:主页> 报考指南
阅读内容
2016年MBA考情细节分析
[日期:2015-08-28 10:11] 来源:未知 作者:xaadmin [点击: 次]
导读:从1991年具有MBA招生资格的9所院校,到十年后的增至62所,MBA教育早已走上蓬勃发展之路。如今,MBA扩招幅度已然赶超考生增速,录取人数达到2013年的4.5万人,招生规模是23年前的近479倍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近三年来,MBA报考人数稳定在10万人的水平,增速

从1991年具有MBA招生资格的9所院校,到十年后的增至62所,MBA教育早已走上蓬勃发展之路。如今,MBA扩招幅度已然赶超考生增速,录取人数达到2013年的4.5万人,招生规模是23年前的近479倍。

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近三年来,MBA报考人数稳定在10万人的水平,增速开始放缓。而已经形成的学校急于扩张、忽视质量、学生越来越年轻、缺乏实战基础等重重危机,让我国的MBA教育前路未卜。

 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部分院校的MBA联考的报录情况、考生学历分布、生源年龄分布、生源职位等方面来分析一下2016年MBA考情。

  MBA教育两极分化报考冷热不均

  (1)一线MBA院校竞争激烈

  在MBA教育的问题上,中国商学院的水平可谓“参差不齐”,有的学校刚刚起步,有的学校已拥有20多年历史, 因此在师资力量、教学水平、视野等方面差距很大。北大、清华、复旦、上海交大等这些位列第一阵营的院校,聚合了国内最优质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,报考人数十 分集中,竞争激烈。

  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人数一路上升,但是录取人数一直维持在400人左右,报录比接近11∶1,进入北大光华MBA项目的难度非常大。

  复旦大学也是最难考的MBA院校之一。报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人数近几年稳中有升,录取率维持在30%左右。

  第一梯队MBA院校的聚合效应越来越明显,显然,如此激烈的入学竞争也挡不住考生对名校的热情。

  (2)三四梯队院校几乎无人问津

  相比第一阵营MBA名校的激烈竞争,一些同样有MBA招生资格的学校却显得格外冷清。

  根据网络数据,北方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地区的重点院校,2012年至2014年MBA招生计划均有缺额,录取人数低于计划招生数。

  (3)门槛:学历、语言等高要求下降

  翻开国内高校的MBA招生简章,近年来开始强调不严格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水平、英语成绩的不在少数。例如新华都商学院、东华大学的考生中,本科生比例最高,专科生亦不低,硕士及以上学历生源普遍偏少。

  (4)地域选择差异显著

  从百度搜索MBA词汇的地域分布、城市分布来看,MBA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,搜索MBA的意向网民通常部署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,MBA资源和优势也大都偏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。

  此外,考生偏爱的985高校、211高校、34所自划线高校也多集中于北上广地区,从而导致了学生报考学校呈现集中化局面。

  (5)国内MBA生源质量堪忧

  年龄:MBA低龄化趋势明显

  在近年的MBA申请人中,80后、85后甚至90后正逐渐成为报考主力,报考生源年龄结构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。

  入学年龄分析

  入学年龄分析

  上图显示,46%的MBA学生入学年龄为27-30岁,30%的学生入学年龄为31—34岁,35岁以上的学生占17%,23—26岁的学生群体占7%。

  工作年限分析

  工作年限分析

  在上述提到的MBA入学前各项基本情况调查中,如图数据显示,报考人群25%工作年限为3—5年,32%工作年限为5—8年,这两个群体数量最为突出。

  (6)资历:MBA学生职位下滑

  除了年龄因素之外,生源结构也成为让商学院颇为头痛的问题。在中国MBA教育起步的前10年,重点高校能够轻松招到具有丰富经验与发展潜质的商业人才。但如今状况却已不同,部分高校公开资料显示,MBA学生的职位呈现下滑趋势。

  浙江财经大学MBA学员中,部门主管、经理和普通职员职位占比例最高,均为38%;总经理、总监级别仅占8%。

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学员入学前工作职位中部门经理的占比最大,为39%;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,分别占21%和19%;总经理、总监级别仅占9%。

  而在美国,商学院往往要求MBA申请者具有两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,一个没有任何全职工作经历的应届生通常会 “求告无门”。顶级商学院的MBA申请对工作经验要求是3到7年,职位最好是中层管理以上,或至少有独立的项目经验、完整的市场推广经历或其他能够显示出 色商业管理潜力的经历,不得虚构。而哈佛商学院(HBS)近年录取的MBA新生,平均都有3年以上的全职工作经历。

(责任编辑:xaadmin)
2014年MPAcc招生简章
学员评价
小鱼: 这段时间一直在家听邵宁老师网络课程,每一堂课都收获很大。邵老师不仅对MBA考试出题人的思路把握的很准,而且将词汇、句法和阅读篇章结合起来综合讲解,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解题,不仅应试还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很有帮助。
TQ521: 太奇的老师在应试技巧上很有心得,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。
WSAQ: 感谢太奇,我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!感谢太奇,帮我认识了几位生意上的合作伙伴。
feng: 太奇的逻辑我感触最深,联考的真题跟模考的考题有很多都是一样的!考上清华真得很感激杨老师。
优优果奶: 有价值的东西,才具有实质的竞争力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,听张校长的讲座是最有收获的,让你复习备战事半功倍!
神舟七号: 没想到在太奇能结识这么多好朋友,还有生意上的伙伴! 太奇是所名校,可以这么讲!
张壮: 太奇网校的课程内容设置给人感觉是很人性化的,总体来讲比较完善,对学员的管理也很有条理性。
秦智慧: 太奇的最大特色就是老师一对一的帮我指导备考,做复习计划,老师们真的非常敬业,辛苦。
在线报名